數字拼圖.JPG

我相信知道《Numbers》這部影片的人,一定是非常少數。因為我也是在全然意外的情形下(台北電影節劇情片入圍),碰巧的看見這部頗俱商業電影企圖的野心之作,而且非常符合所謂「好看」的原則,讓我印象頗深。

《Numbers》的劇情大綱寫著:「建國是個認真的上班族,只是從小他就覺得自己是個衰神。今天,總公司派人來裁員,精神恍惚、不斷出槌的他,眼看就要成為被開除的頭號目標。只是,前一晚睡覺時做的怪夢裡,許多細節都在今天一一發生,其中包含了六組模糊的號碼。彩金上看十億,眼看就要封牌,這六組數字,會讓他一夕間走上彩色的人生,還是指引他走向黑暗的深淵?」

《Numbers》的劇情非常簡單,片長也只有27分鐘,約莫是在說一個很倒楣的上班族故事。於是乎要期待這樣的短片能呈現出什麼嚴肅的社會議題與複雜人生情感,似乎是過分嚴苛了點。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說,《Numbers》卻詼諧的調侃了忙碌的都會生活,甚至對「台北」這個現代化都市有一定深刻的描寫。而其實最難得的是,它給了觀眾一個「希望」。

從這個「希望」出發,《Numbers》就像是一部變形的推理驚悚劇。從一連串生活的細節裡,抽絲剝繭找出了夢裡的數字,而最終的結果,也緊緊扣住了觀眾的心理。而在這段「生活」的過程中,利用都市擁擠的特性,造就出幾場非常有趣的戲。而從幾位角色的設定來看,外商公司的老闆(外國人)、職員(中年台灣人)、掃地工(阿桑),正是說明了全球化下台灣普遍的工作階級落差,反映了特定的社會現象。但這現象在影片中卻似乎成為理所當然,似乎在劇本設定可能有陷入思考陷阱而不自知的可能性。假使能對此現象發出一個普通上班族的心聲與怒吼,也將更加深對主角的心理刻劃,使影片更有厚度。

而這個「希望」(樂透希望),對於片中主角而言,成了一個得以拋下一切,奮力執著敢於去做自己想做事情的促因。然而對於畸弱不振台灣電影界來說,《Numbers》則展露出了不亞於好萊塢敘事結構的明理與快速的剪接節奏,更野心勃勃的仿效了香港《無間道》的天台構圖與美國《香草天空》的街景狂奔,影片裡塑造「明星」的功力更不在話下。這些考量在在顯示出導演的野心與企圖,而《Numbers》也的確是一部分工細膩,有著商業走向並且正中觀眾口味的電影。我相信國外的人看了,不會相信這僅是200萬所拍出來的影片。

影片播映時笑聲不斷,反應熱烈。我想不僅僅因為《Numbers》的確有著商業電影娛樂性的「好看」魅力。其中更重要的一點則是《Numbers》貼近我們自身的心情與生活環境,而這點正是台灣人看其他所有的電影,最最最難感到認同與感動的一點了。

記得《賽德克巴萊》嗎?這個魏德聖的電影夢。而《Numbers》裡,其實不僅暗藏導演程孝澤自己的夢,同樣也挾著台灣的確能有商業電影的意圖。雖然公視曾播過,但我暗自希望此片還能有更多機會曝光(希望能在電影院),讓大家也都看看電影工作者的用心與台灣商業電影的可能性。

本文轉載自林木材的電影.人生.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lternation 的頭像
    alternation

    第二屆交替影展

    alternati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